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2023年“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

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 

发布者:  时间:2023-04-13 10:57:59  浏览:

关于举办2023年“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

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



各市州教育(体)局、高等职业院校:
为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决定举办2023年“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现将《2023年“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做好参赛工作。
湖南省教育厅  
2023年4月10日

具体方案如下:
2023年 “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
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全面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部署,服务我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总体思路,引导学校和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校师生持续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创新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各地各校全面建立常态化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持续深化“三教”改革,促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导各地各学校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推动示范性教学,促进学校课程建设和“双师型”教师成长。


二、组织机构

2023年“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以下简称比赛)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成立比赛组委会,下设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和专家组。仲裁委员会负责对比赛发生的申诉进行处理。秘书处负责比赛方案和文件制定及具体实施的组织。专家组由省教育厅从职业院校、职教研究机构中遴选聘请,主要参与比赛方案和相关技术文件研制与解读,指导比赛评审专家组工作,处理比赛技术事项等。

三、比赛分组

比赛设置中等职业教育组 (以下简称“中职组”)和高等职业教育组 (以下简称“高职组”),各组分设报名组别。

1.思想政治课程组。参赛内容应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非思政类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内容应为非思政类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3.专业(技能) 课程一组。参赛内容应为专业(技能) 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中职组的参赛课程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高职组的参赛课程应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拓展课.

4.专业(技能) 课程二组。参赛内容应为专业(技能) 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内容或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参赛内容中体现教师实操演示与指导的内容不少于8学时。

五年制高职前三年课程参加中职组的比赛,五年制高职后二年课程参加高职组的比赛,高职本科的课程参加高职组的比赛。参赛专业大类划分以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 (2021年)》中的“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为准。

四、参赛团队及要求

1.参赛团队由2~4人构成,每个教学团队成员须具有3年或以上教龄 (2020年9月前入职),且为在职业院校实际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任务 (含实习指导 )的在职教师(在编教师或签订聘用合同的教师)。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不少于1名;专业(技能 ) 课程组的教学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在50%以上;学校正式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可按要求参加专业 (技能)课程组的比赛,企业兼职教师不超过1名。

2.中等职业学校之间、高等职业学校之间可以跨校组队参赛中职、高职跨校组队作品数均不能超过本地、本校参赛名额的20%。跨校组队以团队负责人所在单位为参赛单位并计参赛名额。

3.获得2021年、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的教学团队各成员不能报名参赛,其所有成员所在学校不能以同一公共基础课(思政课 ) 报名参加公共基础课程 (思政课程)组或不能以同一专业报名参加专业(技能) 课程一、二组的比赛,例如,甲校某专业的语文课程作品近二年内获得过公共基础课程组比赛一等奖,2023年该校所有专业的语文课程都不能报名参赛,但该专业开设的其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可以报名参赛;乙校和丙校联合组队的软件技术专业某门专业课程作品近二年内获得过专业(技能)课程组比赛一等奖,2023年乙校和丙校软件技术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作品都不能报名参赛,但该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可以报名参赛。获得二等奖的教学团队需要调整成员方能报名参赛 (原4人团队至少调整2名成员:原3人团队至少调整1名成员,并可以再新增1名成员: 原2人团队可以保留两名成员,但至少新增1名成员)。参赛教师只能报名一个组别、一门课程参赛且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不得混合组队参赛。

4.各职业院校已经获批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原则上每个团队推荐不少于2人报名参赛,鼓励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教学团队主持人、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主持人、国家级和省级精品在线课程负责人以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教师报名参赛。

五、参赛作品及要求

1.参赛作品。参赛教学团队选取一个学期中的某门课程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目标达成、进行反思改进。参赛作品材料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教学实施报告和教材选用程序说明等文档资料,以及课堂教学实录和课堂教学片段等视频资料 (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

2.教学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契合层次定位。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应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基础性、职业性、时代性,体现学科知识与行业应用场景的融合其中,中职组、高职组思想政治课分别以《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020年版)》《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教材[2020]6号)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2021本)(教社科[2021]2号)、《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教社科 [2018]2号)等为依据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专业 (技能) 课程内容应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结合教学实际融入科学精神、工程思维、技术思维和创新意识,注重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育。

3.教学设计。依据国家教学标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思想政治课以“八个统一”为统领,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专业(技能)课程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手脑并用,实施项目式、任务式、案例式、情景化教学等。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杜绝各种形式主义。

4.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开展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推动深度学习,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过程真实数据,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专业(技能 ) 课程应注意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实习实训应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岗位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需要合理创设数字化学习和实习实训情境,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思想政治课教材选用应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中职组结合课程标准统筹用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的德育课教材,高职组选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其他课程按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要求规范选用教材,优先选用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鼓励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中等职业学校执行“禁止手机带入课堂”的要求。

5.教学评价。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关注育人成效、检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行为的精准分析,个性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成效。思想政治课还应注重综合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情况。

6.教学反思。深度思考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总结在更新教育理念、落实课程思政、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角色、改进教学评价、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赋能教师专业成长,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赋能的“大先生”。


六、比赛办法
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1.初赛。中职组初赛由各市州教育 (体)局组织,高职组由学校组织,组织方式自行确定,鼓励全体专任教师参加。各市州教育(体)局和高职院校根据参赛名额推荐参加决赛作品,推荐参加决赛的作品必须经初赛产生,并对参赛内容和资格进行审核。

(1)资格审核。各校和代表队对所属教学团队提交的专业备案、课程设置、班级学生、教学任务安排、团队成员身份等情况进行资格审核,对教学团队进行政治审核,并进行参赛资格的统一公示(公示模板详见附件7)。对参赛资格方面提出质疑的,所在代表队负责核查、反馈,参赛资格方面存在问题的,取消参赛资格。

(2)内容审核。各校和代表队对参赛团队提交资料的内容进行思想性和科学性把关。参赛内容方面出现思想性问题和明显的科学性问题的,取消参赛资格决赛。

2.决赛。决赛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分网络评审、现场决赛两个阶段。

(1)网络评审。专家通过网络评审参赛作品,并按评分标准(详见附件2) 进行综合评分。网络评审分组原则上按照课程、专业大类分组。

(2)现场决赛入围范围。各赛项组网络评审成绩前15%的作品进入现场决赛。

(3)现场决赛。现场决赛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课堂教学展示:二是综合素养展示(介绍实施报告和答辩),参赛团队在现场随机抽取2份不同教案,在限定时间内准备:一名成员介绍教学实施报告的有关内容;两名成员分别针对抽取的不同教案中的自选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展示,团队逐一答辩。

(4)公示并发布。决赛结束后公示参赛团队获奖名单,比赛仲裁委员会接受实名书面形式投诉或异议反映。单位提出的需加盖公章并写明联系人信息;个人提出的需实名签字并写明所在单位和联系方式。仲裁委员会组织调查核实,并提交大赛组委会审定向申诉人反馈处理结果。


七、参赛名额


1.中职组主要根据市州学校数量、教师规模以及2022年国赛省赛成绩确定参赛名额 (详见附件3)。各地应足额报名参赛,应重点考虑区域特色、兼顾专业大类均衡分布。同一专业大类在专业 (技能)课程一组和二组最多可分别报送3个作品。

2.高职组原则上每所学校报送作品总数不超过10个 (国家“双高计划”学校或2022年参加国赛获奖的参赛学校可增加1个,名额不累加:各校跨校组队数达到2个的可增加1个)。其中,思想政治课程组须有1个作品,非思政类公共基础课程组上限为2个作品,同一门课程上限为1个作品;专业 (技能)课程作品数上限为8+“增加名额”,其中专业(技能)课程一组作品数上限为6个,专业(技能) 课程二组作品数不少于2个,同一专业大类在专业 (技能)课程一组和二组最多可分别报送3个作品。


八、奖项设置


1.单项奖。分中职、高职组设奖。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组单独设奖,公共基础课程组按课程 (含合并课程) 设奖,专业(技能)课程一组、专业(技能) 课程二组按专业大类 (含合并)设奖。分别按参赛作品数的10%、20%、30%设置一、二、三等奖根据网络评审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确定进入现场决赛作品以及部分二等奖和全部三等奖的拟获奖作品: 各赛项组排前15%左右的作品进入现场决赛,排前15%~30%作品拟获二等奖,排前30%一60%的作品拟获三等奖。进入现场决赛的作品一、二等奖根据网络初评 (30%)和现场决赛 (70%)成绩综合评定。若总分相同依次比较作品的“特色与创新”“实施与成效”“内容与策略”项目得分得分高者列前。组委会秘书处将组织对参赛作品的专业备案、课程设置、实际教学等情况进行资格审核抽查,通过资格审核的参赛作品方可获奖

2.团体奖。综合本级比赛组织情况、参加省赛团队组织和作风情况、参赛作品资格审核情况、参赛作品获奖情况等因素,中职组以市州为单位,高职组以学校为单位设置优秀组织奖,分别为5个和10个。


九、时间安排


1.各市州教育(体)局、高职院校于6月中旬前完成初赛,于6月25日17:30前完成决赛报名和材料提交工作。

2.省教育厅于7月上旬完成网络评审,7月中旬组织完成现场决赛。


十、报名方式与要求
1.中职组以市州为单位组织报名,高职组以学校为单位报名报名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不接受参赛团队单独报名。
2.已经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院校应组织教师报名参赛原则上推荐不少于2个作品参加省赛。
3.鼓励多样化的课程参赛,各代表队公共基础课程(含思政课)的参赛内容不能出现课程必修模块的重复;专业(技能)课程一组和二组合并统计,不能出现专业的重复。
4.教学团队成员所在学校近3年内实际开设了参赛的专业和课程,并有在校生。教学团队成员必须实际承担有关教学或教研任务,以虚假内容(身份)参赛的,一经核实,取消参赛资格。
5.参赛材料应为原创,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或法律纠纷,取消参赛资格,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涉及软件使用的,应保证为正版软件,鼓励使用国产软件。除教学团队事前特别声明外,比赛组委会拥有对参赛材料进行公益性共享、展示的权利。
6.除《比赛报名表》《比赛报名汇总表》之外,所有参赛作品材料 (含文件名及其属性) 和现场展示、答辩时使用的所有材料和画面等,均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泄露参赛团队属地单位、姓名等信息,否则取消该团队参赛资格。


7.各代表队指定专人填写《比赛报名表》《比赛报名汇总表》《比赛情况统计表》 (详见附件4、5、6),加盖公章后于2023年6月25日17:30前,在“2023年‘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平台”按要求完成所有参赛材料的网上提交工作,平台网址和操作指南通过比赛沟通交流QQ群另行发布。


十一、其他


1.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赛。各职业院校须组织校级初赛,市州须组织市州级选拔赛。省级决赛报名,各参赛队须提交初赛 (选拔赛)比赛通知、成绩通报等相关资料。

2.各地各校要安排专人负责审核参加省级决赛团队选手的材料,核对参赛作品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如所在学校相关专业和课程开设情况、参赛团队成员身份及实际授课情况、以及本级比赛遴选情况等。如发现弄虚作假情况,将取消选手 (团队)参赛资格和成绩,并依据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3.欢迎社会各界对违背职业教育规律和客观实际、以虚假教学内容或虚假师生身份参赛等行为予以监督,一经核实,取消所在教学团队参赛资格以及所在代表队团体奖评奖资格(奖项评出后发现的,依规追回奖项),暂停该教学团队所在学校下一年的参赛资格,并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4.各地各校要做好参赛团队相关政策保障工作,将教师参加比赛以及获奖情况纳入教学工作量,并作为教师考核奖励、职称职务评聘以及省市校各类人才项目、教学科研项目遴选和立项的重要指标依据。省教育厅将进一步采取激励措施,将比赛获奖情况纳入职业院校项目遴选和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5.保持评审的公正性。在比赛各环节,参赛教师、学校或代表队不得出现以任何形式向比赛组织方、评审人员为参赛团队打招呼、打探消息等可能影响公平公正的行为,违者视情节轻重和影响程度严肃处理。

6.省教育厅将根据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要求,组织省级比赛优秀作品参加国赛遴选,国赛具体遴选方式和要求另行通知。

7.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比赛组委会。

8.联系方式:

省教育厅职成处:刘来、王宇,0731-84723764;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冉成科,0731-86206154;

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沟通交流 QQ群号: 500007311。

(参赛队联系人、系统管理员等工作人员加入)